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网络营销 > 小潘杂谈 >

小潘杂谈

活在信息茧房里的蚕 看不到五颜六色的春天

时间:2020-09-02 11:00:07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
1 有一个很流行的词叫做信息茧房,指的是人们习惯性的反复接受自己喜欢的信息,无视掉自己不喜欢的信息,最后把自己关在一个被相同信息缠绕起来的小房间里自嗨的现象。 这个现象不算少见。 在智能推荐变得越来越聪明的今天,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接收到的信息

活在信息茧房里的蚕 看不到五颜六色的春天

1

有一个很流行的词叫做信息茧房,指的是人们习惯性的反复接受自己喜欢的信息,无视掉自己不喜欢的信息,最后把自己关在一个被相同信息缠绕起来的小房间里自嗨的现象。

这个现象不算少见。

在智能推荐变得越来越聪明的今天,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接收到的信息背后,是否存在着看不见的手。

互联网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信息茧房留下的痕迹,人们换位思考的欲望正在减弱,大家越来越固守于自己的“圈子”,只要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能够得到认可,就坚定地认为自己没有需要改进的问题,默认那些和自己想法不一样的人都是脑子不正常的奇葩。

就好像老爸老妈总是被相似的公众号灌输一脑子奇怪的知识,然后紧张兮兮地发来一连串的养生大秘诀,告诉你这个也不好,那个也不对。你想反驳,他们觉得你不如他们关注的专家专业。

这时代大家见了面,先摆一下立场,立场差距太大,直接就不把对面当成人了,开口就是“呵呵,就这?就这?宁可真是把爷逗笑了。”

网络世界在一次次的冲突中变得割裂。

普通人在小圈子里泡着也就算了,就连很多行业从业者也经常被款在自己的认知舒适区走不出去。

对信息茧房的批判有很多,但很多人只能直觉的感受到信息茧房的害处,并没有意识到信息茧房杀死的是什么样珍贵的能力。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这个时代被用滥的借口,因为当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看起来是要求同存异,事实上是完全放弃了听取不同的声音。

换一个角度思考不是为了成为一个没有立场的人,而是为了让你更接近真实的世界,能够更全面的做出判断。

2

倾听不同视角的声音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道是隔行如隔山,不同行业的信息都很难得到有效的沟通,更别说是一些身份地位相差太大的情况。

就算你想听,也得有忙到靠咖啡吊命的专业人士肯花时间跟你聊才行。

这年头大家都这么忙,压力都这么大,不现实一点都过不下去了。

每一个能和不同立场的专业人士沟通交流的机会都是很宝贵的。

但是还好,这是个互联网的时代,总有一些渠道能帮我们获得这样的机会。

就在上周,微信上线了最新一期「微信圆桌」栏目,邀请企业家、学界代表和微信生态代表一起探讨数字化时代发展的一些看法。

这个过程相当直观的展现了不同人在面对相同信息时迥异的思考模式,从三个角度诠释了“为什么我们不能把自己关进信息茧房”这个问题。

第一个角度,就是即使是相同的一个事件,不同的切入点会导出不同的结果。

这一期「微信圆桌」讨论的话题是“数字化时代的企业组织变革”。

这个话题并不尖锐,事实上如果我们去看一些专业期刊,会感觉这个问题是有标准答案的。

但是在几个人交流的过程中,不同的立场却得出了不同的结果。

从工具提供者的角度,企业微信产品部总经理卢青伟更倾向于强调toB业务相较于toC的滞后,认为数字化的下一个阶段,是把现在已经深度融入用户的数字业务提供给企业方,让企业方能够利用数字化来提高自己的效率。

而企业端的看法则不尽相同,赛诺菲中国区副总裁诺林和沃尔沃汽车亚太区企业传播副总裁赵琴则会更在意利用数字化带来的,直接触达消费者的变化。

原本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有很多层的隔阂,分销商,经销商,代理商,一层一层的分级,到达市场之后,企业原本的目的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偏移,而企业也很难听到用户的声音。

活在信息茧房里的蚕 看不到五颜六色的春天

数字化改革后,用户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变成了点对点,企业能够直接触及用户的需求,进行及时的变革,这就是企业方所认为最棒的影响。

而代表学界的北京大学战略研究所的所长杨东宁教授则想的更远,从他的视角看来,未来的世界不仅是如企业所说的BtoC的,企业可以直达消费者,甚至会是CtoM(Consumer to Manufacturer)的,消费者可以直连制造,自己定义乃至设计。

这些站在行业Top位置上的人才,必定是具备全局思维眼光的,但他们还是更多从自己的立场来思考问题,而看起来相似的立场,最后却会导出不一样的结论,这就是第一个角度:

没有人能够把握全局,所以必须要多方面采集信息。

3

第二个角度,是相同的结论可以从不同的视点得到验证。

作为管理者肯定不会只去抬杠和battle,站在行业上游,这些决策者自然也会达成一些共识。

比如,所有人都认为数字化发展的环境下,更应该以用户为中心,建立更有温度的企业体制。

但是大家的出发点还是不太一样,做医药的诺林更倾向于唤醒用户的自觉性,自己作为一个推手,帮助用户提高健康意识。

企业微信的卢青伟认为,要点在配合用户的使用习惯,提高信息的精度和趣味性,而非用大量的内容淹没用户,把建议变成骚扰。

结论是这个结论,但是从多个角度证明过的结论要比自己拍脑门想出来的结论更具可信度。

当我们说到数字化时代的时候,有人会欢呼,有人会忧虑,大家知道数字化的时代对企业是机遇也是危机,但机遇到底在哪里,危机到底在何处,不同人眼中这个机遇的程度怎么样,依然是一个又一个模糊的问题。

有一些中小企业通过迅速的转型成功超越了竞争对手,利用数字化的机会,将原本松散的产业上下游链接起来,更深入的触及客户和供应链。

那到底是竞争对手慢了算机遇,还是抢下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市场比较机遇?

你成功了一次,不一定意味着你的观点是对的,在电梯里俯卧撑还是蹲起都能上楼,不收集足够的上楼案例,就会沉浸在自己的路径里,然后因意识不到环境改变而在再次试图重复的时候跌跟头。

这就是第二个角度:

没有人能做出确定正确的判断,所以要不断地分析更多人判断的方法。

4

第三个角度,则是通过吸收更多视角的观点,来打破自己的直觉常识。

在这些专业人士碰撞的过程中,我们会惊讶的发现,他们的很多认知对普通人来说是反常识的。

站在普通人的视角里,世界是被这些管理者、大企业、天才推着前进的,经常会出现“没有乔布斯就不会有智能机”这样的句式,但这就是客观事实吗?

微信圆桌中的几个站在管理者角度的专家却得出了和普通人完全相反的结论,他们一致认为,不是自己想变化,是用户变了,他们不得不做出改变。

普通人看待世界的角度是这样的:如果不是智能机发展,我就没有智能机用了,如果不是外卖发展,我就没有办法点到外卖,如果不是网购业务发展,我就没法在家穿女装了。

这就是常识,根本不需要论证的常识。

而在企业的视角里这竟然是完全相反的,并不是企业提供了什么用户才能用到什么,而是用户有某一方面的强烈需求,你不去配合根本就不行。

当用户都拿起手机来支付的时候,你不推出自己的APP,就会落伍,当用户开始习惯网购的时候,你没有网店,你就是落伍,当用户更相信微信而不是短信的时候,你用短信通知用户注意健康,就是落伍。

企业认为自己一直在追着用户需求跑,而用户认为自己一直在跟着企业走。

不放到台面上来听听,这种反常识的结论很多人根本意识不到。

还有数字化对“人”的影响。

在大众的常识里面,普遍认为数字化带来的是对人的异化,当每个人都被贴上了标签,人的属性就变得极度稀薄。

当企业用各种数据和名词来定义不同的人群时,每个人都会在心里疑惑,我在企业心里真的还是一个人吗?

感觉自己就像《城市之光》里的卓别林一样,变成了的社会机械上的一个齿轮。

但站在企业端,我们却发现,企业在数字化后反而更加注重人的个性化,因为数字化事实上减弱了“体系”对人的规范,企业内部会变得更加颗粒化,扁平化,组织可以上下通畅,减少中介化的现象。

在数字化的加成下,原本庞大的企业机器,转变成了催化性的组织,这个组织可以很小,但是却能够调动庞大的资源进行工作。

而这种组织中,人的个性化,个人能力,反而需要更加突出,齿轮型的人根本没有立身之地。

活在信息茧房里的蚕 看不到五颜六色的春天

这就是第三个角度:

用更大幅度的跨越性视角,来颠覆自己单方面得出的常识。

5

在王阳明的心学里讲,“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一个人的世界就是一个人对世界的认知,你不知道的世界就等于是不存在的。

这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对不对先不讨论,把自己看到的世界当成全世界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实体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工具提供者和使用者,企业的管理者和执行者,提供服务的供应者和最后使用这些成果的普罗大众。

只要视角变化,很多问题都会变化。

每个人的眼中看到的都是自己认知的世界,但只有站的更高,看得更多,才能明白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不同角度的人凑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世界。

藏在信息茧房里,就会失去对全局的整体判断,在个人,会影响到自己的职业发展和长期投资规划,在企业,更会引起连锁的商业误判,影响到千千万万人的生活。

我们必须从信息茧房里走出来,学会倾听。

行业并没有绝对正确的解答,所以更应该多看不同视角的答案,因为行业就是由这些出发点不同但走到同一个舞台的人组成的,每一个人的独特思想都是一个变数。

过去我们无法触及到管理者的思考领域,而互联网让管理者走到台前来,抹平了地位差距带来的信息迷雾,让普通人也能直观的看到这些管理者思考碰撞的过程。

能够让普通人看到企业家们站在企业角度对时代变化的判断,是一次难得的知识增量,这得益于互联网时代日趋扁平的世界,也得益于微信提供了「微信圆桌」这样一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