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网络推广 >

重庆网络推广

治一治低俗营销的“激励机制”

时间:2016-07-25 10:20:59 作者:采集侠 来源:网络整理
治一治低俗营销的“激励机制”---网红炒作越来越放肆。其一路炒作,遍尝甜头,此番继续大胆出击,瞄准了知名度更高、社会影响力更大的商业银行。而对于那些热衷

  其一路炒作,遍尝甜头,此番继续大胆出击,瞄准了知名度更高、社会影响力更大的商业银行。其所作所为短时间内固然造成了传播上的轰动效应,但对于光大银行的企业形象,无疑是重重地抹黑。如果是商业机构搞这种低俗营销,当然应被监管部门及时制止; 如果是网红单方面“碰瓷”,这种恶劣炒作的风气,理应受到迎头棒喝。光大银行恐怕不仅要“保留追究相关方法律责任的权利”,而是须立即展开法律行动。因为,在有些网红的字典里,根本就不存在“节操底线”四个字。如果这种歪风邪气不受遏制,那么将来其他知名度高、公众形象良好的机构,难保不被网红们盯上,逐一炒作个遍。

  当然,一些网红之所以能因露成名、因俗得利,除了他们争相突破底线,“坚持不懈”地挑战公序良俗、制造轰动效应之外,一些媒体和网友的审丑逐臭、跟风起哄也“功不可没”。就拿此次光大银行事件来说,相关信息爆炸性扩散的背后,就少不了部分媒体的推波助澜。有媒体将网上流传的图片和文字全盘拿来,毫无保留地二次传播; 有媒体名为批评恶俗营销、恶俗炒作,实际上却制作耸动标题,先将相关图文完整呈现,最后再无关痛痒地写上几句批评的套话,其实际效果,就是助推了不雅信息的更广泛传播。

  对于此类网红炒作,指望他们的节操和自律是不现实的。只有当低俗炒作换来的不是名声和财富,而是道德谴责、行业封杀乃至法律制裁时,相信他们才不会那么热衷于到处“炫底裤”。而对于那些热衷跟风炒作低俗网红的媒体,同样也需要加强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等方面的制度性约束。

  时至今日,网红文化恶劣低俗的炒作之风已经愈演愈烈,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种“激励机制”,激励着更多网红穿得更少、露得更多、言行更加豪放大胆、炒作更加肆无忌惮。这种恶劣炒作甚至还获得一些媒体和网友的喝彩叫好、推波助澜。矫治这样严重跑偏的网红文化,需要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执法力度的进一步加强,需要媒体的行业自律和监管,也需要每个网民自觉抵制,切断低俗传播的链条。我们期待的,是一个健康良好的互联网生态,而不是充斥着“辣眼睛”内容的污浊虚拟空间。

  是网红恶劣炒作?还是双方合作低俗营销?事情真相还有待更权威的调查。但此事已经充分暴露了网红炒作的恶劣社会影响,以及一些跟风媒体的不雅姿态。

  随即,如潮的质疑声涌向光大银行,抨击其策划低俗营销。光大银行迅速发表声明,称“从未与沈某某开展任何形式的宣传合作”,“我行对相关虚假报道及恶意传播行为表示严厉谴责,同时保留追究相关方法律责任的权利”。

  网红炒作越来越放肆。连形象一向健康的光大银行,此番也被盯上了。某网红自称担任光大银行市场推广活动代言人的不雅视频图片,正在网络上疯传。

  商业机构找明星、名人、网红助力商业推广,本属正常。此番营销事件,为何引发轩然大波?因为这个网红出镜尺度不是一般的大,而是接近色情表演,堪称限制级。

  此次恶劣事件,充分暴露出网红文化已经严重跑偏。网络提供了更加宽松、更加自由的空间,使普通个人得以充分享受表达和交流的权利。社交网络造就了一批“网络红人”,其中当然不乏素质良好、形象健康的正能量网红,但也有一些人利用网络的便利和缺乏监管,突破底线、挑战公序良俗博出位,以求成为“网络红人”之后名利双收。在那些先行成功晋升网红者的示范作用下,一批批网红后备队争先恐后,无所不用其极制造轰动效应,迅速拉低网红文化的节操底线,网红也逐渐沦为一个备受诟病的“三俗”代名词。

  至于这个网红是何方神圣,稍微回顾一下此人历史便知,她的走红,靠的就是不断“炫底裤”。她通过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不断发布大尺度不雅照片,打出知名度,进而受到一些金融机构的审丑逐臭。更因为“受邀参加某基金公司路演”等一系列炒作而名声大噪,迅速火遍金融圈,被吹捧为“金融圈第一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