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晁错削藩什么意思_晁错削藩的寓意

时间:2022-06-07 13:16:06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晁错削藩策虽好,但不会正确做事,正确的事也做不好 晁错是汉文帝时崭露头角、汉景帝时杰出的政治家,汉文帝时,因给太子建言让文帝刮目相看,任命太子家令,成为太子刘启的智

晁错削藩策虽好,但不会“正确做事”,“正确的事”也做不好

晁错是汉文帝时崭露头角、汉景帝时杰出的政治家,汉文帝时,因给太子建言让文帝刮目相看,任命太子家令,成为太子刘启的智囊兼老师。汉景帝继位后,对晁错言听计从。

晁错削藩什么意思_晁错削藩的寓意

晁错是继贾谊之后,对诸侯王坐大危害朝局认识最清楚的人,因此,汉景帝继位后,就建议汉景帝削藩,并断言吴王刘濞“削也反,不削也反”,汉景帝读了晁错的《削藩策》以后,断然采取削藩措施,结果酿成了“七国之乱”,晁错也被腰斩。汉景帝希望以满足叛军“诛晁错,清君侧”的需求来换取吴楚叛军退兵被拒绝,最终依靠周亚夫通过战争手段平息了“七国之乱”。

先“做正确事”,然后“正确做事”,事情才能成功!前者是战略方向问题,后者是战术方法问题。晁错的“削藩”主张无疑是正确的战略方向,但是因为做事方法不对,结果好事没做好,自己枉送性命,还酿成“七国之乱”这一极大的政治危机,值得深思和警惕。

就笔者浅见,晁错在削藩这一战略实施过程中主要犯了三个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一、大张旗鼓削藩导致人心惶惶

藩王问题历来是最高统治者头疼的问题,历朝历代都会有因为藩王问题激起大大小小的动乱,一直延续到清朝,甚至民国。

周武王灭商以后,实行分封制,先是分封姬姓同宗、功臣、殷商后裔、三皇五帝后裔共70多个诸侯,周武王死后,历代继任者陆续又行分封,分封的诸侯最多时达到一千多个。

诸侯有了封地,又有一定的兵权,野心逐渐膨胀,觊觎最高权力的心思就会像小鹿一样乱撞,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与王室的血缘关系越来越远,各种叛乱按下葫芦浮起瓢似的层出不穷。

周武王一死,就发生管蔡叛乱,西周中后期,周朝中央政府对诸侯的约束力逐步下降,到了东周,周王室更是成为摆设,诸侯通过争霸行使话语权。争霸带来了诸侯兼并,到了战国时期,原来1000多诸侯国只剩十几个,又经过战国的激烈而又血腥的兼并,只剩战国七雄。最终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后取得领先优势,最终由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天下。

秦始皇吸取周朝灭亡的教训,采纳李斯的建议,废分封、行郡县,藩王问题初步解决。但是秦朝由于施政不当,二世而亡,六国诸侯乘机复辟。

晁错削藩什么意思_晁错削藩的寓意

刘邦、项羽灭秦后,在项羽的主导下,又恢复了分封制,项羽在戏下分封了十八路诸侯,由于分封不公,当年就有诸侯反叛,刘邦也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还定三秦,揭开了楚汉战争的大幕。

楚汉战争期间及战后,因为形势所迫,刘邦封了8个异姓王和一批同姓王。但不久就开始有步骤地消灭异姓王,到刘邦去世前,除了长沙王外,其余异姓王都被剪灭,刘邦还与功臣们杀白马盟誓,非刘姓不得封王。

刘邦虽然大力剪除异姓王,但同姓王没少封,不仅自己的所有儿子有军功、没军功都封了王,其它的兄弟和侄子也封王封侯,一方面填补异姓王的空缺,另一方面通过有血亲的同宗来屏藩大汉中央王朝。

但是,在利益面前,即使是血缘关系也非常脆弱,刘姓诸侯王的野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同样开始小鹿乱撞,特别是铲平诸吕后,功臣集团们迎立对平定诸吕基本没什么贡献的代王刘恒即位为汉文帝,那些对平定诸吕有功的、没功的藩王们非常不满,许多有野心的诸侯王像齐王、吴王等认为自己应该即位。

汉文帝登基后,继续推行“无为而治”的国策,与民休养生息,为“文景之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隐患也就此埋下,并逐步发展到危害大汉王室安全的程度。

“无为而治”其实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对百姓保守法律底线,让百姓按市场规律、经济规律进行耕种和经商,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对于诸侯、贵族、功臣、豪强、官僚等也缺乏约束力,导致他们不断地兼并土地,不断地做强做大,特别是诸侯王,利用休养生息的无为而治,把自己养得骠肥体壮。

文帝朝的有识之士已经发现了这一弊端,贾谊就给汉文帝上书,直言国家目前躺在一堆干柴上,一旦被点着,必将燃起熊熊大火,因此,贾谊建议汉文帝削藩,但汉文帝考虑到时机不成熟,没有采纳贾谊的意见,反而让贾谊去长沙国,贾谊很郁闷。

晁错也看到了汉帝国存在的弊病,也给汉文帝上书,有些建议被汉文帝采纳,比如重视农业、提高粮价、徙民实边等措施,都被采纳且实行。但关于削藩的建议文帝没有采纳,但文帝发现晁错有才,就让他到到太子府当了太子家令,成为了太子的老师。

汉文帝驾崩后,太子刘启继位,就是汉景帝,对晁错言听计从,晁错给汉景帝分析了形势,强烈建议汉景帝削藩。

汉景帝继位以后,以吴国为代表的诸侯国日益壮大,直接威胁到汉帝国中央政府的安全。并且汉景帝当太子时,有一次与吴王刘濞的太子下棋时发生矛盾,用棋盘砸死了吴太子,吴王刘濞后来借故不朝。

吴王刘濞在刘邦打天下时,因为军功被封吴王,有自己开山铸钱的权力,因此吴国富得流油。刘濞手里有钱,就拿着这些钱结交各路诸侯王,收买朝中大臣,因此颇得人心,但是野心也得以充分暴露。

晁错削藩什么意思_晁错削藩的寓意

晁错认为像刘濞这样的大诸侯,削藩也反,不削也会反的,不如削藩,因此向汉景帝上了削藩策,汉景帝就把削藩策拿到朝会上进行讨论,说是讨论,因为汉景帝对晁错言听计从,众大臣很少有反对的,只有窦婴提了一些反对意见,但一个人的声音太弱,削藩策还是通过了。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卻。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諠譁疾晁错。

削藩说白了就割诸侯的肉,哪个诸侯不疼?这种事情私下言论是可以的,如果拿到大庭广众之下讨论,诸侯们对皇帝敢怒不敢言,矛盾、焦点、怨恨都会集中到晁错一个人身上,所以“诸侯皆諠譁疾晁错”……

这就好比现代某个大企业要裁员,人力资源总监在全公司大会上公开列出裁员名单,被裁的人员能不对这位总监怀恨在心?

另外,因为汉景帝时诸侯王较多,牵扯的面很大,一个政策让一大片群体的利益受损,自然会人心惶惶,人心惶惶导致人心不稳,必然会招来更多的明枪暗箭。

因此,削藩策提出并公开讨论后,晁错就成为众矢之的。这是晁错犯的第一个错误!

二、没有团结朝中重臣,孤家寡人终被腰斩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家,大多数都是孤家寡人,为了改革完成,得罪了一大批人,改革成功与否,改革家基本上都成为改革的牺牲品。商鞅、王安石、张居正……命运都差不多。

晁错的削藩从本质上说,也是改革,但与商鞅、王安石不同的是,晁错主张的削藩针对的是诸侯王,损害的是诸侯王的利益,与大汉中央政府的官僚们并无大的利害冲突,因此晁错应该尽可能地多团结朝臣,争取大部分朝臣特别是重臣的支持,这样至少不让自己太孤立。

但是晁错怎么做的呢?

晁错削藩什么意思_晁错削藩的寓意

他在当太子家令时,就得到了当时身为太子的刘启的专宠,引起了朝中各大功臣的嫉妒和排斥,袁盎就在那时看晁错就不顺眼。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汉景帝即位后,晁错当了内史,汉景帝有事就咨询晁错这个老师,晁错说的汉景帝基本上就采纳,其它九卿成了摆设。

本来大家同朝为官,各司其职,九卿都有自己的职责,也有相应的势力范围,当然也有相应的话语权,但现在你晁错一人“宠幸倾九卿”,不是抢别人的饭碗吗?至少也是出风头。

出风头也就罢了,晁错还一个劲地得罪“重臣”:

丞相申屠嘉发现晁错侵占太庙用地,准备上书治晁错的罪,结果晁错提前跑到汉景帝面前“恶人先告状”,汉景帝庇护晁错,把申屠嘉活活气死。

大将军窦婴是窦太后的侄子、汉景帝的表弟,与汉景帝和窦太后都是亲戚,晁错因为政见不同与窦婴闹翻,间接与强大的窦家为敌。

袁盎本来与晁错同朝为臣,但是因为两人互相看不顺眼,开始是两人不同席,袁盎在晁错走,晁错在的场合袁盎不呆。这本来也正常,但是晁错却向汉景帝进谗言,说袁盎收受吴王贿赂,要治袁盎的罪,逼得袁盎请求汉景帝诛晁错以平息“七国之乱”。

晁错削藩什么意思_晁错削藩的寓意

晁错不仅得罪重臣、朝臣,连家人都得罪,晁错的老父亲听到朝野都在议论晁错,专门从颖川跑到长安找晁错,让他注意工作方法,少做“疏不间亲”的事,结果晁错不听,老父亲一生气自杀了。

重臣、朝臣甚至家人,都被晁错得罪了光,晁错在朝中就是孤家寡人一个,生死荣辱都系于汉景帝一人身上。

“七国之乱”爆发,打出的旗号就是“诛晁错、清君侧”,汉景帝必须平叛。晁错耍笔杆子和嘴皮子行,打仗是外行。汉景帝要平乱,还得倚重被晁错得罪的那些重臣,像窦婴、袁盎等人。

结果在一些重臣的暗中支持下,袁盎力主诛晁错以安天下诸侯的心,没有经历过战事的汉景帝在内忧外患下也不得不“丢车保帅”,可怜的晁错最终被腰斩。

纵观历史,除了皇帝可以做孤家寡人,臣子做孤家寡人就是让自己陷于危墙之下,随时会被众人推倒。

三、没有采取“渐进式”而是暴风骤雨式政策,扩大了对立面。

俗话说:“重病当用缓药,急则易崩”!对于从西汉建国就存在的诸侯王问题,由于历经40多年,已经根深蒂固,成为“重症”。对于“重症”,要想治好,不能太操之过急。

汉高祖刘邦就做的很好,刘邦登基后,异姓王诸侯王成为危害汉王朝稳定的心腹大患,刘邦做法就是渐进式而不是急进式的:

首先,做而不说,嘴上从不说要剪除异姓王,行动上却向异姓王伸黑手。

刘邦消灭项羽后,在定陶登基称帝,那时是汉五年,一直到汉十三年四月刘邦驾崩,都没有说过削藩,也没有说过要铲除异姓王。但是刘邦登基后的所有战争都是剪灭异姓王的战争,即使打匈奴白登被围,也是攻打异姓王韩王信引起的。剪除异姓王,其实也是削藩,刘邦虽然嘴上不说,但行动很实诚,就是要把威胁大汉稳定的异姓王铲除掉。刘邦去世前,不仅铲除了最厉害的异姓王韩信、彭越、英布,连女婿赵王张敖都不放过,8个异姓王除了长沙王对中央政府没有威胁得以顺利传承外,其余异姓王全部被剪灭。

晁错削藩什么意思_晁错削藩的寓意

其次,循序渐进,一次清除一个异姓王,而不是打击一大片。

刘邦是经历过秦末反秦战乱的,深知一呼百应的道理。如果明着打出旗号剪除异姓王,那么8个异姓王必然一起造反,以刘邦中央政府的实力,无法应付所有异姓王共同举事,因此,刘邦要铲除异姓王,就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一个一个清除,清除一个、缓一缓、再清除下一个,至于清除的理由很简单,基本上就是各种虚虚实实的“谋反”罪名。

刘邦即位当年,临江王共欢“反叛”,刘邦派卢绾、刘贾轻松就平定。

当年十月,燕王藏荼攻打代地,刘邦认为是谋反,亲自平叛,夺了代地,任命卢绾为燕王,刘邦临终前,又找个理由逼反卢绾,卢绾逃到匈奴才保住命。

在这期间,原来项羽的一个部将、县侯利几被刘邦逼反,也被镇压。

汉六年十二月,有人诬告韩信谋反,刘邦用陈平计,伪游云梦,把韩信抓到长安,后来韩信被降为淮阴侯,但被扣留在长安不让回封地,汉十一年春借吕后之手杀了韩信。

晁错削藩什么意思_晁错削藩的寓意

而另一位韩信,即韩王信,先是被刘邦从富庶的韩地迁往太原,后又以谋反罪刘邦亲自讨伐,把韩王信逼得投降匈奴,刘邦想借机平定匈奴,结果平城被围7天,幸亏陈平妙计得逃,以后对匈奴就采取了和亲政策。

汉九年,因为赵王的相国贯高有谋反嫌疑,刘邦把女婿赵王张敖降为宣平侯。

汉十一年,梁王彭越因为一不小心没侍候好刘邦,就被诬谋反,初被贬往蜀地,结果路上遇到吕后,被吕后直接带回洛阳处死,还被做成肉汤,分送各诸侯。

英布见到彭越的肉汤,知道下一个被剪除的对象就是自己,于是主动造反,刘邦又亲自镇压,英布因为势单力薄最终被杀。

刘邦于汉五年即位称帝,到汉十一年一共剪除了七个异姓王,基本上一年干掉一个。其实这就是“蚕食”战略,也可以说是“温水煮青蛙”效应,等到最后的英布反应过来时,已经晚了,没有机会再掀起大浪了。

其三,白马之盟,永绝后患。

刘邦在临死前一个月,通过白马之盟与群臣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既彻底暴露了他剪除异姓王的初心,也为防止再出新的异姓王扰乱汉家天下打下了预防针。“白马之盟”其实已经上升为大汉的基本国策。

刘邦死后,吕后称制,大封吕氏为诸侯王,吕后一死,非吕氏汉臣们就以吕后违反“白马之盟”为理由,果真“天下共击之”,荡平了诸吕,迎代王刘恒即位,开启了“文景之治”。

再以后异姓称王,一是王莽篡汉、二是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时代,都是乱世。相对太平的年代,“白马之盟”还是具有很强约束力,对杜绝异姓王沉渣泛起起到了很好的制约作用。

晁错削藩什么意思_晁错削藩的寓意

刘邦成功的做法就在眼前,晁错作出一名优秀的政治家,偏偏学不会,或者是不愿意学。如果他能像刘邦那样,不公开削藩,而是只做不说,就不会导致整个诸侯王群体人心惶惶。如果他建议汉景帝对诸侯王一个一个下手,削一个平息一段时间,再削另一个,温水煮青蛙,也不会一下子激起“七国之乱”。结果他直接对所有诸侯王下手,把自己当成了孙悟空的金箍棒了,可以横扫一大片呢,结果横扫一大片的是周亚夫、窦婴,晁错自己则被砸死。

同样的事情,刘邦采取渐进式的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取得了成功。晁错采取的是疾风暴雨式的急进方式,结果酿成“七国之乱”。七国之乱一起,反叛的诸侯王和朝臣们一致要求诛晁错,汉景帝不是秦孝公,为了对内平息朝臣的愤怒,对外堵七国之口,把晁错推上了祭坛,一代政治家虽然做的事是正确的,因为没有“正确做事”而被腰斩弃市,岂不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