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锡麟是谁_徐锡麟的个人简介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出塞
这首《出塞》,是徐锡麟于1906年所写,当时他从国外回国,曾北上游历,一路走来,他多有感触,于是就写下了这首诗。
诗的白话意思是,出征的将士,应该高唱军歌胜利凯旋归来,决心将敌人赶出玉门关。将士只知道在战场上杀敌报国、为国捐躯,何必去考虑把尸体运回故乡的事。
徐锡麟的这首《出塞》,抒发了他舍生取义、义无反顾的革命情怀和牺牲精神,从诗的内容看,是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也体现了他报效国家、战死沙场的家国情怀。
那徐锡麟是谁呢?又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呢?
徐锡麟,字伯荪,号光汉子,浙江绍兴人,他是近代民主革命家,出生于1873年12月17日,曾加入光复会,并从事反清活动。
1907年,徐锡麟和秋瑾领导了著名的浙皖起义,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却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最为重要的是,激励了反清革命党人的革命意志。
1907年7月6日,徐锡麟由于在安庆刺杀了安徽巡抚恩铭,并带领学生军起义,由于双方实力悬殊,最终徐锡麟被捕。
徐锡麟被捕后,清政府审问他,并要写下口供,当时他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说:“尔等杀我好了,将我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杀学生。”
由于徐锡麟在大堂上正义言辞,就触怒了清朝官员,结果在他被捕后的第二天,就惨遭敌人杀害。
徐锡麟牺牲的极其壮烈,敌人不仅将他斩首,而且还将他剜心。他英勇就义时,才35岁。
徐锡麟于1873年12月17日,出生于浙江绍兴东浦的一个大户人家。家中不仅有一百多亩田地,而且还有两家商铺,在当时当地,徐家绝对是一个有名望的大族。
清朝后期,由于清朝腐败和软弱无能,导致屡次受到列强的欺凌,使得国家和百姓遭受到了巨大损失和痛苦。
1903年,徐锡麟去日本期间,他参加了一次博览会,但在日本的博览会上,他却见到了中国的物品,这让他顿感气愤。他知道,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清朝的无能,从而列强屡屡欺凌中国。中国宝物流落国外,就是最好的见证。
因此,此时徐锡麟对清朝的腐败、清朝的统治,以及列强的欺凌,都非常的痛恨。
好在,没多过几天,徐锡麟认识了陶成章、钮永建等人。
陶成章,出生于1878年1月27日,他是光复会创始人之一,光复会是清朝末年时期著名的革命团体,光复会宗旨是“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
陶成章在少年时期,就痛恨清政府的腐败和软弱,所以立志要推翻清王朝。在1900年时,由于他受到义和团运动的影响,所以渐渐的有了革命的意识和思想。1902年,陶成章前往日本留学,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参加商议革命活动。
钮永建,出生于1870年3月9日,是中国民主革命家。曾于1899年留学日本,并于第二年见到了孙中山。1900年12月,钮永建创办《江苏》杂志,并从事革命活动。
1904年10月,陶成章和蔡元培等人在上海成立光复会,选举蔡元培担任会长之职,陶成章为副会长,同年年底,陶成章赶往日本,并在东京成立光复会分部。
由于陶成章和钮永建都是革命志士,都有着反清的革命思想。徐锡麟在认识他们之前,还对清朝有一丝幻想,认为清政府会通过改良而走向富强。
但在结识陶成章、钮永建之后,徐锡麟就放弃了对清政府存有的那一丝希望。所以在他们的影响下,使得徐锡麟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认为清朝的腐败已经不是单凭改良能扭转局面的,想要国家富强,只有革命一条道路。
所以,徐锡麟则从这时开始走向了革命道路。
1904年,在蔡元培、陶成章的影响下,徐锡麟在上海加入光复会,之后逐渐成长为了光复会的重要人物。
1905年,徐锡麟分别在上海、绍兴先后见到了秋瑾,并介绍秋瑾加入光复会,从此他们二人就并肩作战,为反清革命义无反顾的奋斗,自徐锡麟和秋瑾先后加入光复会后,国内的反清革命形势得到了迅速发展。
1905年,徐锡麟等人在浙江绍兴创办了大通学堂,同时又邀请秋瑾主持。大通学堂是中国近代由革命党人创办学校,主要是为革命培养革命党人军事骨干人员。
在当时大通学堂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几户成为了当时革命的指挥中心,他的历史贡献,在一定程度上讲,就如后来的黄埔军校。
1905年9月,大通学堂开学,规定进校的学生需为光复会会员。光复会在创立之初,其之主张就是以暗杀、暴动为主,徐锡麟后来就刺杀了安徽巡抚恩铭,后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他曾到杭州祭奠徐锡麟,当时孙中山就说:“光复会有徐锡麟之杀恩铭,其功表见于天下。”
1907年2月,徐锡麟和秋瑾约定在安徽、浙江同时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并制定了“以安庆为重点,以绍兴为中枢”的计划。
为了有效的组织武装起义力量,他们整顿光复会组织,并组织光复军,徐锡麟担任首领,秋瑾担任协领,同时决定于1907年7月6日,在安庆巡警堂举行大考时,刺杀安徽巡抚恩铭。
恩铭,字新甫,1945年出生,曾考中举人,之后就做了知县,后又升为太原知府、山西按察使、浙江盐运使、宁波布政使等职,期间曾力抗义和团,得以成为了当时清朝镇压农民起义的重要战将。
1906年,恩铭出任安徽巡抚之职,期间他大力推行新政,他在任期间,确实颇有政绩,对于安徽近代教育的改革,他是作出重要贡献的,
比如他曾创办了安徽陆军测绘学堂、安徽绿营警察学堂、安徽将校研究所、安徽陆军小学堂等等。
只不过,恩铭虽然对安徽近代教育作出了贡献,但说到底,他终究是腐败清王朝的官员。而徐锡麟、秋瑾又决定在安徽、浙江发动起义。重要的是,徐锡麟是光复会成员,而光复会又是以刺杀、暴动为主。
在这样的情况下,徐锡麟就决定刺杀安徽巡抚恩铭。
1907年7月6日,恩铭来到安庆巡警学堂参加大考典礼。此时徐锡麟已经打入安庆官府内部,并得到恩铭的信任和重用,就算如此,徐锡麟仍然没有忘记他革命的志向。
之后恩铭就在徐锡麟的陪同下,检阅了安庆巡警学堂学生操练。此时徐锡麟正在准备刺杀恩铭,而恩铭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一手提拔的徐锡麟会刺杀自己。
随后,恩铭一行人进入内堂,并坐在中间,学生们则在堂外站好,徐锡麟和一同策划刺杀恩铭的陈伯平、马宗汉站在两边。
当大考典礼开始后,徐锡麟向恩铭呈上学生名册,突然他大声说:“今天革命党起事。”
恩铭听了后,大惊道:“你从哪里得到这个消息的?”
说时迟,那时快,与徐锡麟一同起事的陈伯平,突然向恩铭仍了一颗炸弹。恩铭见状,紧忙要走。
这时徐锡麟说:“大人放心,我一定抓住这个革命党”,说完他就掏出两支手枪。恩铭以为徐锡麟是来保护自己的,所以当徐锡麟掏出两支手枪时,他并没有在意。
但徐锡麟却突然把枪口对准了恩铭,接着陈伯平和马宗汉也把枪口对准恩铭。
随着一阵枪声的响起,安徽巡抚恩铭身中数弹,不久就不治身亡。
没多久,徐锡麟就带着三十名学生攻占安庆军械所,但很快,大批的清军就赶来包围了安庆军械所。
由于双方实力悬殊过大,经过四个小时的激战后,陈伯平在战斗中牺牲,而徐锡麟、马宗汉等20多人则不幸被捕。
就这样,徐锡麟策划发动的安庆起义失败了。
徐锡麟被捕后的当晚,清朝官员就对他进行的审问,但他当时说:“尔等杀我好了,将我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杀学生。”
到了第二天,也就是1907年7月7日,清朝廷就将徐锡麟杀害了,当时清廷不仅将他斩首,而且还将他剖心。
安庆起义失败后,大家都劝秋瑾离开绍兴,但她却说:“革命要流血才能成功”,所以坚决不愿离开,而执意要留守大通学堂。
7月13日,清军将大通学堂包围,秋瑾不幸被捕,她被捕后,坚贞不屈,并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悲壮绝命诗。
后来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后,孙中山亲自来到杭州祭奠徐锡麟和秋瑾,当时为表示哀悼之情,
为徐锡麟写下了“丹心一片祭余肉,白骨三年死后香”的挽联。
为秋瑾题词“巾帼英雄”。
1912年1月,徐锡麟、陈伯平、马宗汉的灵柩运到上海,并在永锡堂召开追悼大会。第二天运往杭州,葬于孤山东南麓。1964年,迁到杭州鸡笼山。1981年9月,再迁至杭州风篁岭下的浙江辛亥革命烈士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