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李辅国怎么死的_李辅国的死亡真相

时间:2022-08-22 11:46:18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就日薄西山,再也没有回到原先的辉煌。除了国力衰退之外,各种体制之病也来了个综合大爆发。自李隆基开始,宦官就走上了实权岗位,甚至还有宦官带兵打仗的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就日薄西山,再也没有回到原先的辉煌。除了国力衰退之外,各种体制之病也来了个综合大爆发。自李隆基开始,宦官就走上了实权岗位,甚至还有宦官带兵打仗的先例,比如杨思勖,就是一位指挥过千军万马的人物,宦官冲锋陷阵,也算是唐朝的一大奇观了。虽然,杨思勖之辈也确实能征善战,但宦官干政却成了唐朝挥之不去的痼疾,饱受诟病。

李辅国怎么死的_李辅国的死亡真相

李辅国的影响力就不用赘言了,此人一手遮天,甚至敢给李隆基穿小鞋,把高力士发配远方,诛杀李亨的皇后,可以说,他做的事,件件都是惊天动地,很难想象,这些手笔是出自于一个宦官。那么,就是这么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怎么就死得莫名其妙呢?

盛极而衰,李辅国之死早就埋下伏笔

历史上,盛极必衰之例举不胜举,可以说,人到达一定高度之后,必须更加谨慎才行,不然,离栽跟头也就不远了。

在唐肃宗李亨时期,李辅国已经享受到了最高级别的恩宠,宫内宫外,几乎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可是,到了李豫时期,这种恩宠又升级了,李豫居然称李辅国为“尚父”,一个出身卑微的宦官,混成了皇帝的长辈,再往上,哪里还有地方可去?可以说,此时,李辅国已经达到了人生的鼎峰,假如,他能够急流勇退,或许会有一个很好的晚年,可惜,权力是毒药,容易让人迷失自己。

李辅国怎么死的_李辅国的死亡真相

人的地位达到这个地步,估计都会被欲望所驱使,更会被假象所蒙蔽。李辅国以为,他得到的恩宠和尊重都是理所应当的,于是,日渐骄纵,说出了那句大逆不道的话:陛下尽可以坐在宫中,外边的事,老奴就可以处置了。这句话,或许说给一个几岁的孩子还可以,可是,李豫已经三十多岁,在太子的位置上熬了挺久,终于等到了继承大统,你却试图让他当吃瓜群众,任谁也不会乐意。

听到这句话,李豫瞬间感到不悦,可是,他还是继承了自家的优良传统:隐忍。在这方面,李豫跟他的老爹李亨如出一辙。此时的李辅国不会想到,自己的好日子其实已经快到头了。

李辅国怎么死的_李辅国的死亡真相

人生如戏,伤害你的,往往是身边最亲近的人

官场之上,往往以名利为先,身边的人对你唯唯诺诺,并不是你的人格魅力有多大,事实上他们惧怕的是你手中的权柄。皇宫之内,更是如此。

程元振,一个久居李辅国之下的人,李辅国视之为自己的心腹,可是,程元振却是个不安分的人,他早就对李辅国的权势垂涎三尺,做梦都想取而代之。在皇帝身边的红人,洞察力往往都是非常惊人的,在这方面,程元振堪称“楷模”。他已经觉察到了李豫对李辅国态度的细微变化,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就这样,程元振与李豫一拍即合,俩人开始对李辅国下手。

李辅国怎么死的_李辅国的死亡真相

不久,李辅国被解除了元帅行军司马和兵部尚书的职务,兵权被剥夺,改由程元振取而代之。仅仅几天后,李辅国被解除中书令的职务,宰相生涯彻底完结,更加令人心凉的是,李豫还要求他搬出皇宫,回到自己的府邸。他不会想到,自己的生命马上就要画上句号。

前脚刚失势,后脚就丢命,这里面的玄机绝非巧合

宝应元年六月,李辅国从权力顶峰坠落,回到了自己的府邸,正当他准备搬出京城之时,出事了,十月的一天,他被刺客杀死,头颅和一条胳膊也不翼而飞,令人胆寒。令人费解的是,关于李辅国的死,史书往往都是含糊其辞,《旧唐书》是这样记载的:

十月十八日夜盗入辅国第,杀辅国,携首臂而去。

李辅国怎么死的_李辅国的死亡真相

这简单的几个字,就把这个大宦官的死因给结案了。这里面只是说了一个时间,说是盗贼潜入了李辅国的府邸,杀了李辅国,带着他的头颅和臂膀跑了。连前因后果和具体过程都没什么描述,这简直是太过于草率。那么,关于这个问题,其他史书有什么说法吗?还真有。《资治通鉴》是这样说的:

宝应元年十月,上在东宫,以李辅国专横,心甚不平,及嗣位,以辅国有杀张后之功,不欲显诛之。壬戌夜,盗入其第,窃辅国之首及一臂而去。

什么意思呢?这段文言文也不难理解,就是说,李豫在东宫当太子的时候就因为李辅国的专横,心里不舒服,等到他继承大统,因为李辅国有杀了张皇后的功劳,也就是拥立李豫之功,皇帝也就不想明着杀他。后来,盗贼就进入李辅国的府邸,把他的头和一条胳膊给卸了,偷走了。我觉得作者还算是比较聪明,只是指出了李豫与李辅国的矛盾,然后,李辅国就死了,并没有直接把李豫定为凶手,给了人很多的遐想空间。

李辅国怎么死的_李辅国的死亡真相

这样一来,李辅国的死也就成了一笔糊涂账,真相变得扑朔迷离。久而久之,也就大约分成了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凶手就是李豫,他做太子的时候就对李辅国不满,因为当时李辅国倾向于张皇后,二人曾经合谋算计过李豫,这让李豫耿耿于怀,在继承大统后就派人乔装成刺客把李辅国给解决了。

第二种说法,凶手是程元振,一直以来,程元振都被李辅国压制,受了很多的委屈,终于有一天,李辅国倒了,以程元振那睚眦必报的性格来判断,他应该不会放过李辅国。

第三种说法,凶手是个普通刺客,或是见财起意,杀了李辅国,是一个偶然的刑事案件。

那么,真相到底如何呢?咱不妨从这几个说法入手,一个一个分析。为了更加客观,咱可以用排除法进行分析,把不合理的因素予以剔除,剩下的,可能就是真相了。

从第二种说法开始说。凶手会是程元振吗?我觉得不会,因为程元振即使已经获得了相当大的权势,但他的权力还是来源于皇帝的信任,此人虽然心狠手辣,而且睚眦必报,但却是一个比较珍惜自己羽毛的人,一个出身底层的宦官,得到今天的地位,经历的痛苦和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所以,刚刚掌握权柄,程元振应该不会因为自己所受的委屈就去冒这么大的风险去杀李辅国,万一东窗事发,自己丢掉的恐怕不止是地位,连脑袋都够呛,所以,我觉得程元振可以先排除嫌疑。

再分析一下第三种说法。按照这种说法,李辅国之死事实上就是个普通的刑事案件。起初,翻看这几本史书的时候,我也是认同这种说法的,因为实在找不出其他的证据。后来,平静下来之后,我觉得有漏洞。

漏洞1:多个史料都说李辅国死的时候,头不见了,手臂也不见了,谁会那么重口味,对一个老头的脑袋和胳膊感兴趣?而且,刺杀别人是要冒着生命危险的。

漏洞2: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李辅国虽然已经失势,但在长安的府邸是非常大的,这是当年李亨赐给他的,而且无论从权力地位还是从经济实力上来说,李辅国都是有能力找一些家丁来保护自己的,况且,有那么多的仇家,难道他自己会不清楚?所以,对自己的安保应该还是非常重视的。既然能够一举刺杀成功,就只能说明,对方来头很大,而且极有可能是团队作案,一般人还真的承担不起这个开销和风险。

李辅国怎么死的_李辅国的死亡真相

这么看来,第三种说法也是漏洞百出的。那么,种种迹象表明,一切嫌疑和矛头都指向了一个人——皇帝李豫。

那么,既然嫌疑人是李豫,他的杀人动机又是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以下几点见解:

李豫与李辅国的矛盾由来已久。李豫是个苦命的孩子,因为他的父亲李亨活得就比较煎熬,所以,他也因此饱受连累。后来,李亨立张氏为后,李豫的地位岌岌可危。而李豫在登上太子宝座之前,李辅国和张皇后是联盟,二人多次打压李豫。后来,李辅国眼看着张皇后逐渐落于下风,才把宝押到了李豫身上,与张皇后划清界限。李豫也不是个傻子,对于这个历史性问题,他不可能不记得。 李辅国对李亨的态度,令李豫耿耿于怀。要说李辅国是如何发迹的,李亨是他最大的贵人,没有李亨,哪里有后来一手遮天的李辅国,按理说,作为主仆关系,李辅国应该心存敬畏和感恩,可是,诛杀张皇后的过程中,李辅国的表现简直令人发指。彼时,李亨已经久病在床,张皇后在榻前伺候,而李辅国带着兵直接冲进李亨的寝宫,当着李亨的面,像提一只小鸡一样把张皇后抓走了,之后,扬长而去,甚至没有多看李亨一眼,如此大逆不道之举,李豫自然心知肚明,秋后算账,李辅国的下场会好到哪里去? 李辅国身上有太多的皇家秘密,不诛之,恐遗患无穷。可以说,李辅国从发迹开始就直接进入了中枢位置,从拥立李亨灵武称帝,再到后来诛杀张皇后,拥立李豫,可以说,很多皇家的秘密都掌握在李辅国手里。众所周知,皇家的这些事情,一般情况下是不准流入民间的,而李辅国已经到了不能居住长安的地步,这么一来,他就必须带着秘密进入民间,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刚好,他要离开长安之前被杀,这绝对不是一个偶然性因素,所以,李辅国必死。 李辅国在宫中深耕多年,有很多的心腹,李豫初掌大权,想借此震慑宦官势力。李辅国是个典型的实权派宦官,很多关键部门的任命都有他的影子,试想一下,如果你是李豫,你睡得着吗?但是,诛杀太多人,涉及面又太广,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利于稳定,因此,杀李辅国的成本最低,这也不足为奇了。 可以说,诛杀李辅国,李豫不仅有动机,而且有能力,对于普通人来说,诛杀李辅国还是非常费劲的,而对于李豫来说,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这几年,有不少人都认为,李辅国之死是个偶然,或许真的是普通刑事案件,我觉得这种说法是比较轻率的,我们应该综合分析,才可能离事实真相更近。

好了,关于李辅国之死,我就写这些吧,不妥之处,还请网友们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