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于会泳是谁_于会泳生平资料

时间:2022-11-01 15:45:16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于会泳这个名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凭借对现代京剧音乐的创作,而受到了重要人物的赏识,一跃当上了文化部的部长,就此成为了轰动一时的风云人物。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于会泳这个名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凭借对现代京剧音乐的创作,而受到了重要人物的赏识,一跃当上了文化部的部长,就此成为了轰动一时的风云人物。

如今,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于会泳后来到底怎么样了呢?

于会泳是谁_于会泳生平资料

于会泳,1926年出生于山东省威海市乳山海阳所镇西泓于家村一户贫困的农村家庭。

从小他就喜欢当地的民歌、秧歌以及京戏,因为家庭条件不允许,他只能无师自通自己摸索学习。

与很多没有念过书的人相比,于会泳也还算幸运,因为他不仅读完了高小,而且还在毕业后进入了当地的小学教书,成了一个体面的教师。

到了1946年9月,得益于平时对二胡等艺术的钻研,于会泳成功考入了胶东文工团。在那里,他既聪明好学又勤奋能干,很快便将编剧、导演、演员等技能摸索得一清二楚。没过几年,这些技能他就统统掌握了。除此以外,于会泳还另外学会了谱曲、编曲及多民族乐器的演奏。

新中国成立后,

鉴于于会泳在音乐方面的才华,他被文工团选送到了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修班学习。

彼时的中国百废待兴,民族音乐的创作更是凤毛麟角。上海音乐学院作为国内的高等音乐学府,在这一方面自然需要走在最前面。

于会泳是谁_于会泳生平资料

而于会泳的出现,正好解决了困扰在院长贺绿汀心头的问题。他见面前这个个头不大,眼睛却透着机智的学员,竟能够熟练创作民族民间音乐,对此十分赞叹。

第二年,就让于会泳以全优结业,并准许他留在院内进行音乐方面的研究。

等到1960年初,

随着戏曲现代戏的热潮席卷中国文艺界,于会泳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契机。

他以一篇两万字的论文《关于京剧现代戏音乐的若干问题》,对京剧现代戏的唱腔及表现形式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系统看法。后来,他更是刊登文章对《红灯记》进行了评判,表示其必须要在原来的腔调上进行重大的改革。

很快,这些文章便起到了作用。有关部门不仅将他调到了上海京剧院,而且还让他专门从事《智取威虎山》、《海港》等现代京剧的创作。之后几年,随着各个现代京剧演出的大获成功,以及受到重要人物的赏识,于会泳在文艺界的道路变得越发顺利。

到了1975年,他不仅成了人人皆知的作曲家、理论音乐家,而且还一跃当上了文化部的部长。用轰动一时来形容他,完全不为过。

只可惜,在那个风云际会变幻莫测的时代,谁也不会料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在于会泳得到他人赏识平步青云的时候,他丝毫没有想到自己已经因此而卷入了时代的漩涡之中。

最终,在1976年以后,随着国内环境的改善,于会泳为他的行为付出了代价,被单独进行隔离审查。

于会泳是谁_于会泳生平资料

审查开始后,于会泳第一时间写了长达17万字的交代材料。他自认为自己并没有犯什么大错,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然而,这一点他完全却想错了。

等到于会泳后来意识到这一点时,他整个人都变得异常绝望,没过多久便做出了服用“来苏水”自尽的惊人之举。

也许是出于恐惧,也许是出于忏悔。当年这个轰动一时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就这样以一种极其悲惨的方式,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