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古人是怎样刷牙的_古人刷牙的方式

时间:2023-02-05 16:36:47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现代人都有刷牙的习惯,早上起来,晚饭过后,一定要刷一刷牙,不然吃饭不香,睡觉也不香。宋朝人有没有这个习惯?从目前的史料来看,至少有些宋朝人是坚持每天刷牙的,比如寺

古人是怎样刷牙的_古人刷牙的方式

现代人都有刷牙的习惯,早上起来,晚饭过后,一定要刷一刷牙,不然吃饭不香,睡觉也不香。宋朝人有没有这个习惯?从目前的史料来看,至少有些宋朝人是坚持每天刷牙的,比如寺庙里的和尚。

和尚为什么要刷牙?因为戒律上要求他们刷牙。唐朝时编写的戒律宝典《百丈清规》规定,僧人早上起来一定要洗脸,洗完脸一定要刷牙。怎么刷?“右手蘸齿药揩左边,左手蘸齿药揩右边。”所谓“齿药”,就是牙膏。要是不用牙膏刷牙怎么办?那就跟喝酒吃肉杀生说谎话一样,是会触犯戒律的。不过,唐朝并没有哪一部戒律或者法律明确规定俗家人也要刷牙,包括后来的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也没有强迫俗家人刷牙的规定。

为什么只强迫僧人刷牙?因为僧人是佛教徒,而佛教源于古印度。古印度人很早就有刷牙的习惯,以至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时候,把这个习惯变成了戒律。

古印度人刷牙的方式特别原始。他们没有牙刷,饭后为了清新口气,从树上折一根细枝,扯去花叶,剥去表皮,劈成两半,拿其中一半在牙齿上刮,刮完扔掉,之后把另一半树枝放进嘴里,轻轻嚼一会儿,再吐出来。

并不是所有的树枝都能拿来刷牙,有些树是有毒的,比如漆树;有些树被人们神化,比如菩提树。用漆树的枝条刷牙,容易中毒;用菩提树的枝条刷牙,等于亵渎了神佛。所以,佛陀在传教的时候做出规定:僧侣们不能用毒树和神树刷牙,最适合刷牙的树是柳树,因为柳树无毒,不亵渎神佛,口感又好,苦涩中带着一丝清甜。因此,佛陀管柳树叫作“齿木”,意思是最理想的刷牙材料。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僧侣最初也是用树枝来刷牙。到了唐朝,中国僧人发明了一种远远胜过树枝的刷牙用品:牙香。

牙香是用香料和药材制成的名贵牙膏。据宋人洪刍记载,唐朝有个大道场叫化度寺,化度寺的和尚采购了沉香、檀香、麝香和冰片,把这些香料和药材磨成粉末,再用熬好的蜂蜜拌匀,密封到瓷坛子里面。每天吃完斋饭以后,执事僧打开坛子,给大家各舀一点出来,放进嘴里含一会儿,咽下去,清新口气,还能败火。

加工牙香的成本太高,寺院必须特别有钱,才能保证每个和尚都能用上牙香。好在唐朝帝王大多崇佛(除了唐武宗),经常给寺院拨田地,拨房产,或者直接拨付大笔香火钱,使得大型寺院都有存款和佃户,是大地主兼大房东。而古印度的和尚就不一样了,他们不建寺院,不能经商,吃饭全靠化缘,个个穷得跟乞丐似的,所以他们加工不了牙香,只能继续用树枝来刷牙。

到了北宋初年,又有聪明的僧人发明了牙香筹。牙香筹是牙刷和牙膏的结合品,也是用香料和药材制成,在模具里压一下,压成牙刷的样子,用小袋子装起来,挂在腰带上。每天早上起来和斋饭过后,从袋子里掏出牙香筹,放进嘴里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擦几遍,然后再漱口。膏状的牙香是一次性的,而一支牙香筹却可以刷很多次,每刷一次就用清水涮一涮,再用小袋子装起来,留着下回再刷。

大约到了北宋中叶,刷牙的习惯已经走出寺院,普及到全社会了。宋朝人已经发明出真正的牙刷,用竹木做柄,一头植上马尾,蘸上青盐和药材制成的牙粉,喝口清水,左刷刷,右刷刷,很有现代范儿。

宋朝人管牙刷不叫牙刷,而是倒过来念,叫“刷牙”,又叫“刷牙子”。南宋遗老吴自牧在其著作《梦粱录》里回忆道:“狮子巷口有凌家刷牙铺,金子巷口有傅官人刷牙铺……诸色杂货中有刷牙子。”说明南宋杭州已经有人专门开店卖牙刷了。

宋朝平民用不起昂贵的牙香,所以用青盐和药材制成的牙粉很受欢迎。牙粉是干粉状物品,蘸到牙刷上容易掉,于是宋朝人又发明出一种廉价的牙膏:找一捆新折的柳树枝,剁碎了扔到锅里,添满水,使劲熬,熬到最后,水没了,只剩下一锅黏稠的胶状物,用姜汁混合一下,就成了牙膏(参见宋代药典《太平圣惠方》)。

宋朝以后,中国人制作牙刷和牙膏的技术没有出现任何改进,而且有倒退的趋势:元朝新移民始终没有学会刷牙,而明朝人和清朝人也大多使用块状的青盐,擦过以后还把没用完的青盐放到窗台上,下回接着再擦,很不卫生。

到了清末民初,中国人差不多已经忘了老祖宗发明过的牙刷和牙膏,改从欧洲进口,并认为之前的古人压根儿就不会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