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田鸠见秦王有何典故_田鸠见秦王的故事

时间:2022-04-20 16:05:36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原文 墨者①有田鸠者,欲见秦惠王。约②车申辕,留于秦,周年不得见。客有言之楚王者,往③见楚王,楚王甚悦之,予④以节,使于秦。 至,因见。惠王见而悦之。出舍,喟然⑤而

田鸠见秦王有何典故_田鸠见秦王的故事

原文

墨者①有田鸠者,欲见秦惠王。约②车申辕,留于秦,周年不得见。客有言之楚王者,往③见楚王,楚王甚悦之,予④以节,使于秦。

至,因见。惠王见而悦之。出舍,喟然⑤而叹,告从者曰:“吾留秦三年不得见,不识道之可以从楚也。”

物故有近之而远,远之而近者。故大人⑥之行,不掩⑦以绳⑧,至所极而已矣。

注释

墨者:研究信奉墨家学说的人。 约:用绳子捆绑、缠束。 往:去。 予(yǔ):给。 喟(kuì)然:形容叹气的样子。 大人:指德行高尚、志趣高远的人。 掩:停止。 绳:规则,准则。

译文

墨家中有位叫田鸠的人,想要拜见秦惠王。田鸠套好车,架起车辕来到秦国留了下来,过了一年还没有见到秦惠王。有位门客将田鸠引荐给楚王,田鸠到了楚国见到楚王,楚王非常欣赏他,赐给他符节,派他出使秦国。

田鸠到了秦国,凭借使者的身份拜见秦惠王。秦惠王见到田鸠后对他十分欣赏他。田鸠离开秦王宫后,深深地叹息,对随行人员说:“我留在秦国三年时间都不能见到秦王,不知道拜见秦惠王的门路可以从楚国这里打通啊!”

所以,事物有时离得近反而会疏远,离得远反而能够接近。因此,有才能和德行的人,他的行动不会因为规则而停止,只要能够达到最终目的就可以。

田鸠见秦王有何典故_田鸠见秦王的故事

文言知识

田鸠见秦王有何典故_田鸠见秦王的故事

说“掩”:“掩”的本义是“遮蔽,遮掩”,如“掩耳盗铃”,“瑕不掩瑜”。

“掩”在文言文中还有以下常见释义。

指“止,停止”。如上文中的“故大人之行,不掩以绳”。 指“关闭,合上”。如“虚掩房门”。 指“袭击,偷袭”。如“掩取”意思是“乘其不意而夺取或捕捉”,“掩捕”意思是“乘其不备而逮捕”,

人物故事

田鸠,也称田襄子,是墨家的钜子(又称巨子),也就是首领。

墨家有着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纪律,下代钜子由上代钜子选拔贤者担任,代代相传。

田鸠见秦王有何典故_田鸠见秦王的故事

墨家弟子必须听命于钜子,为了实施墨家的主张,舍身行道。弟子们被派往各国做官,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张,所得俸禄必须向团体奉献,如果政治主张行不通宁可辞职。

墨家与其他的学派的松散关系不大相同,正是因为有着严密的组织,所以墨家在当时有很强的战斗力。

上文说到田鸠到了楚国,得到了楚王的重用。田鸠与楚王之间也发生过一段对话,由此还产生了两个典故。这段对话记载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内容如下:

楚王对田鸠说:“墨子是著名的学派领袖,他努力实践自己的学说,但他的言论却无文采,这是为什么呢?”

田鸠说:“从前秦王把女儿嫁给晋国的公子,叫晋国为他的女儿准备好装饰,衣着华丽的陪嫁女子有七十人。到了晋国,晋国人喜欢陪嫁的女子,却看不起秦王的女儿。

田鸠见秦王有何典故_田鸠见秦王的故事

楚国有个人在郑国卖宝珠,他用木兰为宝珠做了一个匣子,匣子用香料熏过,用珠玉做点缀,用红色的玉装饰,用翡翠连结。郑国人买了他的匣子,却把宝珠还给了他。这可以叫做善于卖匣子,不能说是善于卖宝珠。

现在世上的言论,都在说一些漂亮动听的话,君主只看文采而忽视了它们是否有用。墨子的学说,传扬先王之道,阐明圣人言论,不是想让人们注意他的美妙言辞,所以他语言质朴无华。”

以上对话产生的两个典故就是“秦伯嫁女”和“买椟还珠”。

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道应训》

启发与借鉴

田鸠见秦王有何典故_田鸠见秦王的故事

田鸠在秦国苦等三年见不到秦惠王,而到了楚王却轻易地得到了这个机会,可见除了主观愿望之外,还必须具备客观的有利条件,这样才有可能成功。

当然,这不意味着就应该怨天尤人,感叹生不逢时。当没有遇到时机的时候,应潜心修炼内功,增强实力,机会出现时才有能力去把握。正如田鸠,若无真才实学,怎会得到楚王的赏识?